间接法,指在净利润基础上经过一系列调节计算,得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方法。间接法工作目的是编制财务报表附注中现金流量补充资料。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部分)如下: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部分)
表1
补充资料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净利润
加:资产减值准备
信用损失准备
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
无形资产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收益以“-”填列)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收益以“-”填列)
净敞口套期损失(收益以“-”填列)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收益以“-”填列)
财务费用(收益以“-”填列)
投资损失(收益以“-”填列)
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增加以“-”填列)
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减少以“-”填列)
存货的减少(增加以“-”填列)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增加以“-”填列)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少以“-”填列)
其他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间接法提供现金流量补充资料,其计算原理推导如下:
1.净利润计算
净利润,按照利润来源,可以分为经营活动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以及投资筹资活动净利润(如投资收益,费用化借款利息等),因此,从原理上说,净利润可以按照下表计算:
表2
经营活动利润
+经营活动收现收入
+经营活动非收现收入
-经营活动付现费用
-经营活动非付现费用
筹资及投资活动利润
+筹资及投资活动导致利润增加项目(如投资收益)
-筹资及投资活动导致利润减少项目(如费用化借款利息)
净利润
=净利润
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计算
表3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经营活动收现收入
-经营活动付现费用
+不影响净利润但是导致经营活动现金增加项目(如收回应收账款)
-不影响净利润但是导致经营活动现金减少项目(如支付应付账款)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3.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计算过程
命名x=经营活动收现收入-经营活动付现费用
根据净利润计算过程,则:
净利润=x+经营活动非收现收入-经营活动非付现费用+筹资及投资活动导致利润增加项目-筹资及投资活动导致利润减少项目……①
根据①,得:
x=净利润-经营活动非收现收入+经营活动非付现费用-筹资及投资活动导致利润增加项目+筹资及投资活动导致利润减少项目……②
根据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计算过程,得: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x+不影响净利润但是导致经营活动现金增加项目-不影响净利润但是导致经营活动现金减少项目……③
将②带入③,得: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经营活动非收现收入+经营活动非付现费用-筹资及投资活动导致利润增加项目+筹资及投资活动导致利润减少项目+不影响净利润但是导致经营活动现金增加项目-不影响净利润但是导致经营活动现金减少项目……④
上述等式④正是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计算原理。等式④揭示出,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存在三类调整:一是经营活动非收现收入与非付现费用;二是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的损益;三是经营活动中不影响净利润但是影响现金流量的项目。
来源:准则讲解
更多精彩财税内容,请关注中税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