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企业和单位的重要资产,固定资产的有序、高效管理是顺利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有助于节省运用成本。目前常见的固定资产分为两大类,一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在法律上确认国家所有的固定资产,另一类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由于资产所有权不同,管理要求不同,因此在具体执行阶段也有不同的方式。
那么,固定资产究竟该怎么管理?是否有通用的框架可供借鉴?
无论是国有资产还是企业资产,在制定固定资产管理方案时,都必须经历完善管理制度、搭建管理体系、培养员工管理意识、落实与执行管理措施这四个流程,因此,可以从这四个方面逐一分解搭建框架。
-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是固定资产管理执行的依据,管理制度的发布可以形成无形的约束力,督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各环节的有效落实。制定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简单来说,就是明确固定资产责任人的权利与义务,杜绝或避免固定资产管理漏洞,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 搭建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的搭建分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组织结构的合理优化,一是善用信息化管理工具。组织结构优化简单概括就是“分级负责,责任到人“。每件资产都分配到具体的使用人和使用部门。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需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资产管理系统,让制度与规定有一个可以实现的载体。据我们调查,科技手段比传统的管理方式效率高至少十倍。
- 培养全员资产管理意识
众所周知,资产管理是一项需要全局配合的工作,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部门的责任,所以需要管理人员和员工勠力同心,管理人员需知道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员工需树立正确的资产管理价值观,避免资产流失,厘清资产权责。
- 严格执行管理措施,加强监管
空有制度有工具不执行也无法真正优化资产管理工作,现在很多企事业单位存在工具闲置,员工对资产管理工作选择性忽略的现象,说到底还是欠缺强有力的管理措施,监管也不到位,制度再好也需落实,不然就如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