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分配方式怎么写(利益分配方式讲解)

 番禺区注册公司     |      2022-09-23

随着合伙企业的不断发展,利益分配的矛盾便会经常出现。这时,如果协议中相关规定模糊不清,个别合伙人可能会钻空子,占有企业利益。为避免发生这种情况,企业创立者应把账目的分管以及相关钱账事项提前以书面协议的方式确定下来。

利益分配方式怎么写(利益分配方式讲解)

2011年,肖某和谢某合伙开了一家网络公司,因为两人是多年的同学兼好友,所以并没有在财务上进行明确的划分,更没有在投资金额上订立合同。

刚开始创业,虽然很多事情需要做,但为了节省成本,公司暂时没有雇员工,全靠两人忙里忙外。好在他们都能发挥各自的长处,肖某负责公司内的事务及外部运营,谢某负责技术开发。由于他们对工作特别投入,而且彼此相互信任,所以生意越来越好。

然而,一次突发事件改变了这一状况。谢某由于患病需要住院一个月,当他病愈回到公司时,一查账发现公司在他住院期间不但没有进账,而且还少了一笔款项。当他询问肖某时,肖某说这笔钱用在了技术开发上:谢某住院后,为了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肖某招聘了一名技术人员。但按谢某计算,一名技术人员的成本根本用不了这么大一笔钱。

由于创业初期公司没有建立有效的账目分管办法,所以谢某只有把他的疑虑埋在心里。

上述案例中,如果当初两人能订立分管账目的协议,做到账目清楚、相互牵制便不会出现糊涂账了。所以,合伙创业一定要提前把这些都确定下来。虽然合伙人之间应该相互信任,但这种信任需要建立在账目清楚、钱账分管的前提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长久的合作。

在管理账目时,合伙人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第一,账目不清、手续不全是最忌讳的。许多人创业时,为了节约开支,账务便交给其中的一方管理。但有些合伙人毕竟不是会计出身,所以往往会导致账目不清,合伙人之间便出现了不信任。对此,企业必须聘用专业的会计做账,做到账目公开,以便于互相监督,避免这种不信任。

第二,不可意气用事。很多合伙人凭意气办事,没有法律意识,什么事都不签协议,只是口头上说一下,以显示对对方的信任。而事实上,这种合伙人在盈余分配、债务承担、退伙、合伙等方面均无规定的情况,日后很容易产生纠纷。

第三,最好不要由一方私自处理合伙经营体的财产。既然是合伙创业,财产便应该由合伙人统一管理和使用,但有的合伙人却不经过其他合伙人同意而私自处理,这是合伙的大忌。

第四,对企业有清楚的认识。合伙人需要对法律规定的企业利润有清楚的认识,具体如下所述。

(1)企业可分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扣除员工福利和奖励基金,再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便是可供企业分配的利润总额。即:可分配利润=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中外合资企业提取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

(2)未分配利润。在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中扣除已分配优先股股利、任意公积金和已分配普通股股利后的余额便是未分配利润。即:未分配利润=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已分配优先股股利-任意公积金-已分配普通股股利。

(3)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可分配利润-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益金。其中,法定公积金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规定的公司根据当年税后利润减去弥补亏损后所剩余额的10%强制计提的公积金;法定公益金是指《公司法》规定的按5%~7%的比例从当年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用于职工福利设施支出的基金。

企业创立者弄清楚这些利润形式后,便可以拟定利润分配方案的法律文本了。

在创业初期,我们应结合企业的自身特点,与合伙人商量好一个清晰的利润分配方案,并以法律文本的形式确定下来,把最基本的如股权、期权和分红权等责、权、利界定清楚;同时,增资、融资、扩股、撤资、人事安排和解散、团队成员利润等相关事宜也要界定清楚。

合伙创业忠告

企业要建立钱账分管制度,即管钱的不管账,管账的不管钱,现金必须要及时交库,各业务部门收入的现金应及时送交财务部门,保障利润管理的透明和兼管,同时要制定日清月结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