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汇兑损益的账务处理(月末结转汇兑损益分录)

 注册公司     |      2022-07-13

汇兑收益是指外币账户月末调整汇率时,按照汇率大小,调整的外币折合本币的差额,对于汇兑收益,应通过银行存款科目、汇兑收益科目核算,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应收账款汇兑损益的账务处理(月末结转汇兑损益分录)

汇兑收益的会计分录应当怎么做?

1、结汇时(外币兑换人民币):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实得数字)

财务费用(借贷方的差额,如果借方大于贷方,那么就是汇兑收益,用红字;如果借方小于贷方,那么也就是汇兑损失,用蓝字)

贷: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账汇率,进行计算换成人民币数字)

2、购汇时:

借: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账汇率,进行计算换成人民币数字)

财务费用(借贷方的差额,如果借方大于贷方,那么就是汇兑收益,用红字;如果借方小于贷方,那么也就是汇兑损失,用蓝字)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实际支付数字)

汇兑收益是指用记账本位币,按照不同的汇率报告相同数量的外币而产生的差额。是公司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因汇率变动,在折算成本币时造成损益。而这部分汇兑差额作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从而影响公司利润。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商业汇票贴现发生的贴现利息、企业发生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外币货币性项目汇兑的差额如何计算?

外币账户的期末外币余额=本期增加的外币发生额+期初外币余额-本期减少的外币发生额

调整后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即期汇率×期末外币余额

汇兑差额=调整后记账本位币余额-调整前记账本位币余额